close
飲——元氣在積蓄能量破陳寒,是不會發出加水添寒的助敵滅已的錯誤指令。多量飲水屬相火不位的是因為相火欺君篡權,唯恐天下不亂。口渴大量飲水是因為處在少陰樞陰和陽明合交錯階段欲破、在破陳積之寒時,君主必不會視而不見,而是及時向外求援大量飲水以之為載體將體內的寒積排出。
相火不位之渴是由不得醫患者可以強制不飲水或少飲水的,可以以藥代水少量多次頻飲,一般相火不位得正治後相火歸位時間不需太長,渴證就會得到緩解,君主當權後就不想喝水了。一七一八孩子的非相火不位之三陰病發熱,不渴或渴而多飲證的出現絕對是身體發出的正確指令,而在成年人身上就存在著陽奉陰違之舉,明明不渴且喝水後腹中脹悶不適口中淡而無味甚則清涎多,還是堅持多喝水。原本是冰天雪地,經過正治後冰雪消融,變為水鄉澤國,已成澇災,趕緊要排澇除水,禱盼的是陰轉睛,而不再是陰雨綿綿和消防車來滅正氣之熱。這時醫者就有必要作詳細解釋以糾正其觀念上的錯誤,而且絕對不能輸液,中藥湯劑每服量也要量少為佳。
睡眠和精神狀態——發燒時整日昏睡是因元氣知曉“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孫子兵法·軍爭篇》)、“銳卒勿攻”(同上),在“以靜待嘩”(同上)、“以佚待勞”(同上)、伺機待發,以“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同上),因敵軍“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孫子兵法·軍爭篇》)。
發燒時精神不倦,睡眠時間明顯減少是因為元氣知曉“(故)兵貴勝,不貴久”(《孫子兵法·作戰篇》)、“(故)殺敵者,怒也”(同上)、“(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孫子兵法·勢篇》)。
正確的處理方法也是順其自然,想睡就睡,能睡多久就睡多久,千萬不要因為要喝藥或是到了吃飯時間而強行將正在酐睡的患者叫醒,而到了患者自已醒來、不想睡了就順其意,有時可能是在下半夜。但在成年人身上,醫生之囑他們會當作耳邊風,所以體質的改善和舊病復發就無從談起。
一七一八的孩子生病了,身體上出現的任何成年人看來異常的表現都是元氣諄敏之性的體現,決沒有半點勉強和欺騙性,所以在戰爭結束,迎來了和平,即使是百業待興,一片廢墟,孩子大多會立即恢復常態,所以可能早上還發著燒,午後腹瀉熱退,傍晚就可以和小朋友們在一起玩得不亦樂乎。
大便——大便多日未排是因為元氣在積蓄能量,“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孫子兵法·勢篇》),處在造勢的陽明能合之前的春夏季。大便一日多行量多勢急質稀味臭是因為元氣破寒能量的宣瀉,“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孫子兵法·勢篇》)、“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孫子兵法·勢篇》),處在順勢借勢的陽明能合階段的秋季。排除方藥的應用和藥量的多少有誤的因素,便秘時間不會超過七天,腹瀉絕不會出現脫水。
患者沒有便意不要硬蹲廁所或是主觀上暗示自已或孩子排便。元氣欲破陳寒或重寒時,有的患者沒有經歷少陰樞陰階段是不會有大便的,即使有也是量極少,屬君主一時糊塗的強制性結果。腹瀉在大便仍味臭色黑或質粘時說明體內的寒邪還未排盡,繼服藥直到大便味臭減、量和次數趨少、色轉黃時說明戰爭接近尾聲,如是持續排稀水樣便,沒有進入太陽開、心腎相交階段,醫者就要注意是否有陰竭或藥誤的因素。
小便——小便量多次多、出現一過性的血尿和蛋白尿,是因為“圍師必闕”(《孫子兵法·軍爭篇》),出現舊病復發是“並敵一向,千里殺敵”(《孫子兵法·九地篇》)。
患者出現小便量多次多或是太陽病解之一途或是六行運行至太陽開階段,後者還可能出現小便超過十二小時以上不排是因為大戰後寒邪潰敗後的心腎相交之象。至於血尿和蛋白尿等尿常規的異常僅是作為在中醫意義上的病證消除後是否痊癒的參考指標,不以之作為更方加減藥物的依據。
三陰病發燒患者在服用陽藥治療的過程中,食飲睡便精神狀態等都會有不同于常人所認定常象的一些變化,這是身體在進行良性調整過程中的必然經過。醫者要觀其證,順其勢用藥,讓其沿著六氣運行,必有勝利的來臨。但在具體的治療過程,即使醫者在初診時陰陽、六經病、方證判定無誤,也有可能出現如下之“危”: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九變篇》)
解:
“必死,可殺也”——軍事上是指只知道死拚蠻幹,就可能被誘殺。醫者療疾治病,是指不顧及元氣、精的不足,雖有重寒襲來,冒然使用大劑量薑附劑,而有壯火食氣之過,“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孫子兵法·謀攻篇》)、“夫勢均,以一擊十,曰走”(《孫子兵法·地形篇》)。是在元氣發出固守大本營的警報時,醫者仍一味以排病反應作解而只進不退,“大吏怒而不服,遇敵懟而自戰,將不知其能,曰崩”(《孫子兵法·地形篇》)。
聰人用勢,愚人用力。善於用勢者必勝,只知用力者必敗。“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孫子兵法·作戰篇》)、“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孫子兵法·形篇》)。
“必生,可虜也”——軍事上是指只顧貪生活命,就可能被俘虜。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是指在患者身上出現元氣蓄積證和排病反應證時,如體溫持續高熱,或是腹瀉日十幾次,患者以利為禍,亂投他醫,醫者不分敵我,不辨虛實,以正為邪,急於用西藥或臨陣倒戈,前攻盡棄,寒邪捲土重來。或遇急危重症,以中醫只能治慢性病為由和慮及病治之棘手而推諉西醫或他人,甘當配角,寧保已之醫名,而不願為中醫正名以發揚光大。“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孫子兵法·地形篇》)。
醫者當通曉利害,趨利避害,“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孫子兵法·九變篇》)、“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孫子兵法·九變篇》),在接手危重症,處在不戰則死的緊急關頭,破釜沉舟,三軍並舉(針藥灸等多種方法齊上),絕地反擊。
“忿速,可侮也”——軍事上是指急躁易怒,就可能中敵人輕侮的奸計。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醫患者不明元氣敦敏和身體自我療能的作用,發病之初僅是感冒發熱就診,在元氣本想趁此次發熱之機一併將陳寒破除,所以元氣蓄積時間較長,體溫漸升,症狀增多,經歷排病反應後,又出現了劇烈的長時間的咳嗽,醫者疑於用藥的失誤,患者或家長心理上不想忍受這麼長時間的痛苦,就轉用治標緩急之藥,正中寒邪下懷,寒邪趁機反撲,重新建立根據地。
醫者當善於借勢,勤於造勢。勢一是指借用現成的時勢,另一種是不具備可以借用的形勢,由醫患者造成可用的時勢。前者是指醫者指導患者養病,元氣借天時之勢而除陳寒,如夏季遵從夏三月養生之道,入秋後未用藥,出現的一過性腹瀉,或是元氣在冬季潛伏休養,精足銳蓄,春天到了,出現了舊病復發或未受寒的發熱或皮膚出現癢疹痘瘡等,用藥助元氣一臂之力。後者是指面對強敵的突襲,元氣寡不敵眾,就避其銳氣,先予造勢,醫者順其勢用藥,出現發燒多日不退,六氣運行多次反復運行,但腹瀉的排病反應始終未出現,此為元氣面對重寒,採用了“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孫子兵法·軍爭篇》)的戰略:在元氣蓄積階段即是元氣誘之以利的過程,元氣蓄積時間較長或六氣運行反復多次進行即是迂其途,“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孫子兵法·九地篇》)。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的元氣蓄積證後才一瀉千里,旗開得勝,“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孫子兵法·九地篇》)。雖“後人先”(是指受寒在先,敵強我弱),但“先人至”(指最後到達勝利的彼岸必是元氣,敵亡我勝)。
“廉潔,可辱也”——軍事上是指,一味廉潔好名,就可能入敵人侮辱的圈套。治病過程中是指,醫者在面對強敵進攻,當用大劑薑附劑,卻明哲保身,不敢違藥典之規,只能以輕劑應之,“卒強吏弱,曰馳”(《孫子兵法·地形篇》)。或是當患者出現元氣蓄積證或是排病反應證時,不明醫理者就以消症狀以求暫時的平安無事,“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孫子兵法·地形篇》)。
醫者當敵變我變,靈活應變,能攻善守,是為致勝。“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兵法·虛實篇》)、大敵當前“(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國之寶也”(《孫子兵法·地形篇》)。
“愛民,可煩也”——軍事上是指,不分情況“愛民”,就可能導致煩勞而不得安寧。治病過程中是指,元氣經過與寒邪激烈的交戰後,雙方都有兵力的傷亡,寒邪部份潰敗外逃,元氣也付出了代價,但還沒有迎來最後的勝利,處在黎明前最黑暗之時,患者出現了臉色蒼白、體重下降、困而思睡等證,醫者就急於偃旗息鼓,或是處在元氣蓄積階段時間較長,症狀多,程度重,醫患者或家屬擔心患者或孩子身體受不了,於是就趕緊掛起了免戰牌或轉投他醫誤治。卻不想因此讓寒邪有了喘息的機會,重新站穩了腳根,逐步得以壯大勢力,可能就此錯過了一次很難得遇見的破陳寒機會,從此後或是納呆,或是精神不振,或是臉色青白……,無有終時。“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孫子兵法·地形篇》)。
一方面,醫者在患家對已信任時要全力以赴,“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孫子兵法·行軍篇》);另一方面患者對可能出現的元氣蓄積證和排病反應證有疑慮,對醫者的治療產生懷疑或不遵從醫囑,腳踩兩隻般時,不必苦心挽留。“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孫子兵法·計篇》)。
綜上所述,醫者的一舉一動關係到人之生命安危,具體治療時是助元氣奮起抗爭、一戰到底,還是為虎作倀,或是隔岸觀火、明哲保身等更是體現了一個醫者的職業素養和心理素質。所以醫者除了要博極醫源,勤求古訓,還要具備“智、信、仁、勇、嚴”五德,醫患配合,才有可能取得與病邪交戰的最後勝利。
特別說明,上所述僅是征對三陰證,非三陰證或是醫者陰陽、方證之辨或用藥量有誤的情形,請諸位看客不要對號入座、張冠李戴、吹毛求疵!另一方面,只要是斷為三陰證,勿論是禽流感、非典,或是麻疹、肺炎等各種西醫命名的新病或老病,一視同仁。
讀者會注意到名為三陰病發燒,文中更多的是提及孩子,當然上述也適用于成年人的三陰病發燒,只不過,諸位學友們回想一下,除外傳染病疾病,你多久沒發過燒了?如發燒能超過三十九度五嗎?超過三十九度五能持續三天時間嗎?不論是否得正治能維持在三十九以上不降也超過三天嗎?即使上述問題你都能作出肯定的回答,你能如孩子那般聽從于元氣的指揮而言聽計從,毫無怨言嗎?正因為得到的大多是否定的答案,我們作為成年人的元氣都太虛了,所以臨證時遇見成年人的發燒較之於青春期前的孩子少多了。
原帖見:http://37tcm.net/forum/viewthrea ... E%C8%FD%D2%F5%B2%A1
[ Last edited by 7224162 on 2006/6/24 at 20:24 ] 作者: 7224162     時間: 2006-4-5 16:25
 
 
 
附:關於發燒的其他醫家的一些認識
1、於改善過程中,小孩子很快就會進入發高燒的階段,因為小孩子不論他的體質有多虛弱,可是他仍有如一部新機械,雖然爐火不旺,但燃料非常充足,只要給點助燃劑後就即烈火騰騰,不像老年人猶如日落西山,有僅爐火不熾,燃料已快耗光,因此欲使老年人進入發高燒的階段,不僅給予助燃劑,而且還需補充燃料,所以年紀愈大,尤其抗體也愈弱的人,欲使其發高燒則愈不容易。現在中國內地實施優生優育政策下,使全家人的心血都集中在未來的小生命上,可是由於現代營養觀念的錯誤,導致“有心栽花花不開”,尤其沿海一帶經濟愈繁榮的城市裏,嬰兒一出生就成耳聾、啞巴、眼瞎、不能行走的現象愈來愈多,我每次見到這一類型的小孩時,我經常以非常肯定的口吻告訴這些孩子的家長:“您的小孩於改善過程必須發高燒和上吐下瀉後,這些毛病才會消失,也只有如此,小孩才能脫胎換骨重獲新生。”尤其是曾經企圖以藥物抑制小孩發高燒,可是由於小孩的抗體太強,使藥物無法抑制,由於人體的抗體很強又想把這些突增的藥物毒素排毒,無奈人體不論抗體有多強,也無法排除西藥的化學毒素,可是人體卻有不把這些化學毒素排除而誓不甘休,終於因發燒過度而成為白癡;(……略……)
   發高燒是人體自我改善的最高表現,所以古人常說:“小孩發燒一次,聰明一次。”一個人若不經發高燒,絕對無法健康,人體若無能力發高燒時,也表示這個人一定不健康,可是由於現代醫學的誤導,使一般人一看到小孩子發高燒就很擔心把腦細胞燒壞,為了此事我曾經問過了許多為人父母者:“您曾親眼見過小孩因發燒過高而成為白癡的嗎?”其實大家都只聽人家,聽醫生說而已,這也就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道聼塗説罷了,假如發高燒就會變成白癡的話,那麼古時候人的抗體都很強,抗體愈強的人則愈有能力發高燒,小孩長牙齒、長高的過程也都會發高燒,人體於發動種種的自我改善前,都必先發高燒來增強人體抗體後,再發動種種的改善,譬如人體於咳嗽之前,亦將先發動高燒,假如發高燒將使人白癡時,那麼在200年前現代醫學還未誕生時,我們的老祖宗們豈不都變成白癡了,雖然現代人很聰明,可是卻仍比不上古代人的大智慧,譬如萬經之首的《易經》,至今能徹悟其中道理者有多少人呢?(注:人體正在發動高燒時,猶如全國軍民處於備戰的情況下,人體為了提升防禦和戰鬥能力,而使白血球的數量劇增,這亦屬於人體本能之表現。)——《不生病之真法》 作者: 7224162     時間: 2006-4-5 16:27
2、三七生“兩種退燒”
發燒如同正邪之間的戰鬥,正氣打勝了燒自然會退,比如八一五光復,邪氣打勝了燒也會退,比如九一八事變。釋邪攻正的“退燒”,是割地賠款的漢奸賣國賊行為,與抗戰最後奪取勝利的和平性質是截然不同的。試想滿洲國的和平和建國後的和平能一樣嗎?君不見消炎退燒之後的咳喘不斷甚至發為入髒大病嗎?槍聲是不作了,國家也亡了!還有一種燒,越消炎溫度越高,長期不退,是邪氣已被攻正藥引入三陰經,或已入髓,元陽已經外越不歸。西醫所謂血液病病因不明,實際上正是被他們長期用消炎藥一手造成的。居然還以退燒為能,殊不知他們所謂的退燒大多數時候是專門鎮壓被壓迫者反抗的為虎作倀行為!最野蠻的退燒莫過於用冰袋鎮,用後病人多死。這就像南京大屠殺一樣,那凜冽的寒冰將是深植在死者靈魂中永世難滅的苦痛! 作者: 中易     時間: 2006-4-5 16:57
7224162先生文章每出必細看,先生文章翔實明瞭,實在是我等初學者的福分!
謝謝先生文章 作者: wesleybb     時間: 2006-4-5 17:19
現在來給小孩問診的非常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因為擔心發燒而用過吊水消炎,甚至在問診過程中還是放心不下。
這篇文章的連接應該放到問診單裏去。 作者: 性本善     時間: 2006-4-5 20:13
很有同感啊,現在好多家長都太過於擔心了,中醫講正勝邪退,又有幾人能相信呢. 作者: 醫者佛     時間: 2006-4-6 00:49
臨床上是這麼回事.樓主說教非常有理. 作者: david92003     時間: 2006-4-6 01:44
家長的觀念真的是要改變的.
我妹妹的孩子2歲,半個月來反復發熱,煩躁,寒熱交雜. 當地的中醫西醫看遍,消炎藥用了多種.依然控制不住. 當地的西醫說,這幾天孩子都是這樣,輸幾天水就可以了.
昨天向我問方. 我明確告訴她,吃我的藥孩子可能會更高熱, 燒到40以上也不允許西醫動.如果同意,我開方,不同意的話我就不管了.
中午開方,晚上孩子就安穩睡了,沒有再發燒,而且白天孩子的精神很好,用我媽的話:"孩子象變了個人,歡著呢".
現在她們開始有點兒相信中醫的厲害了. 作者: 心無掛礙     時間: 2006-4-6 07:07
好經驗啊!!!一定好好拜讀收藏了!!!
感動!!!
 [ Last edited by 心無掛礙 on 2006/4/6 at 07:11 ] 作者: 7224162     時間: 2006-4-6 07:46
三陰病的發熱屢經誤治,元氣屢戰不勝仍能戰仍在戰者,經正治後一般不會發熱更高;

發熱屬格陽者,得正治後不會發熱更高;

虛寒體質者的發熱得正治後不會發熱更高。

相應地,上述三種情況,第一種會有比較明顯的排病反應,為除藥積之寒;第二三種情況未經誤治者無明顯排病反應。三種情形都不會有舊病復發。只有長期經中醫正治後的某一次發熱,最有可能出現舊病復發。

那種能發燒至四十度以上者,三種情況:屢經誤治,元氣受壓制仍能奮起反抗,體質不虛,元氣尚足;較長一段時間不用西藥和各種清熱解毒中藥或中成藥,經中藥調理一段時間,加上起居飲食遵醫囑者,元氣漸足的某一次受寒,欲破新陳寒時;虛陽外越。 作者: 古月     時間: 2006-4-6 12:32
7224162
先生髮帖,必屬精品!

先生髮帖的特色: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層次分明,病情、病因、病機、治則、預後,清清楚楚。

如果是先生轉引他處的帖子,也必屬精品。


懇請先生多發高論,嘉惠學人,也建議大家持續追蹤先生的帖子。

頁面右上角 >搜索>用戶名:輸入:7224162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4/6 at 12:41 ] 作者: nickle     時間: 2006-4-6 14:03
先生說的很好,寒邪與正氣之間的大戰可謂驚心動魄,不過有沒有方法用一種比較緩和的方式展開鬥爭,所謂水滴石穿,讓正氣慢慢消殺寒邪於無形,畢竟在現在中國這種環境下,任其發燒面臨許多人為的阻力.盼複. 作者: 東南風     時間: 2006-4-6 15:41  Quote:
Originally posted by nickle at 2006/4/6 14:03:
先生說的很好,寒邪與正氣之間的大戰可謂驚心動魄,不過有沒有方法用一種比較緩和的方式展開鬥爭,所謂水滴石穿,讓正氣慢慢消殺寒邪於無形,畢竟在現在中國這種環境下,任其發燒面臨許多人為的阻力.盼複.  

同意樓上這位朋友的意見,果能做到讓正氣慢慢消殺寒邪於無形,則一定會有更多民眾信賴中醫!!!

中醫復興之路,任重而道遠! 作者: 周淩     時間: 2006-4-6 16:09
請問7224162先生,小兒發熱抽搐用中醫觀點如何解釋? 作者: 7224162     時間: 2006-4-6 16:43
"
不過有沒有方法用一種比較緩和的方式展開鬥爭,所謂水滴石穿,讓正氣慢慢消殺寒邪於無形,畢竟在現在中國這種環境下,任其發燒面臨許多人為的阻力"——臨證時治療發熱性疾病四逆湯我用得多,此方之用相對于三七先生的當歸四逆理中沖劑是霸道之法。在元氣足以將陳寒發出,出現舊病復發時必要有熱更高的這一過程。長期經我手治療,遇到這種情況,我心裏面是覺得高興。此時為體質逆轉,各種慢性病或頑疾向愈的良機。我的病人一般來說對我有充分的信任,個別膽小怕事者就囑不要測體溫。人為阻力有遇見,但很少,這需要醫者有仁愛之心和責任心,將自已的手機電話留給病家,以便及時聯繫。
退一步的緩和之法,就學習三七先生的用藥法,三陰病用當歸四逆理中沖劑,熱高至三十九度接以麻黃理中湯、柴胡類方或依證而選方。如此陳寒之除就不能一蹴而就了。 作者: 7224162     時間: 2006-4-6 17:48
如何傾聽元氣的聲音,這是醫者和患者都需要具備的常識。如何依元氣之勢而處方下藥,這是醫者應具備的基本功。在元氣開始發起進攻,醫者順其勢用藥,必是有能力取得勝利的,這是可以肯定的,醫患者都不要疑慮熱更高或熱拖延多日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此時,原則上是沒有商量的餘地,也不可討價還價的,這方面筆者已有過正反面的教訓。

醫者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首先就不應是陰寒之體,否則患得患失,瞻前顧後,牽腸掛肚,對自已和家人都是一種折磨!這時候有可能不是對用藥的擔心,而是事情的經過和患者的態度、電話問診使得醫者不自信了。 作者: 7224162     時間: 2006-4-6 17:59
小兒發熱抽搐,我的理解見於屢經誤治後,元氣抗寒不支,放棄局部陣地的無奈之舉。

我想還有一種可能是陰寒證的一七一八的稚陽之體,醫者不識元氣之位勢而冒然用了較大劑量的薑附劑的浮陽上擾外炎。所以臨證治此類患兒,我經常四逆湯加龍牡,所以臨證遇見此類患兒的發熱,療程較長,熱退較緩。

熱極可生風,寒極也可生風。半夏體質的小孩受驚嚇後高熱經誤治後最容易產生抽搐。此時關注的還是雙足的冷熱和神情。應急之法是丁桂兒臍帖外敷湧泉穴,或是十宣放血。我針對的是陰寒之體,熱證我沒有遇見過。 作者: 雪落無聲     時間: 2006-4-6 19:4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